首页 / 学院要闻/ 正文
(全文)董事长、校长罗爱平教授在汉口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作者:
  • 时间:2024-09-06
  • 点击:3298
  • 来源: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金秋季节,我们迎来了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的4172名的新同学。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汤逊湖畔,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隆重举行汉口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向培养和支持你们的家人、老师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在这即将迎来教师节、中秋节之际,我提前祝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节日快乐!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英雄的城市”“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汉。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格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武汉见证了楚文化至辛亥革命的变迁,拥有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等名胜古迹及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武汉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东方芝加哥。也是国家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武汉在校大学生总数已超过130万,居全国第一。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这里的新主人,在被誉为武汉最美大学校园之一的汉口学院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学校的血脉,赓续百年华中师范大学基因。汉口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华中师范大学创办的,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早期十一年为华中师范大学举办和管理。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重点综合性百年高等学府,也是武汉地区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大学之一,是以 1871 年的文华书院为源头,1903 年文华书院大学部成立,标志着华中师范大学的诞生,1924 年在文华大学基础上建立华中大学,后与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多元结合,1953 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 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的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党的一大代表刘仁静、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林育南,他们在 1919 年的“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都发挥了时代领先作用,他们都是华中师范大学培养的卓越学子。

我们汉口学院位于武汉市南部的江夏区,江夏区素有“楚天首县”之称,历史源远流长,是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被4个地铁口环绕的高校。学校建有武汉、京山、英国三个校区,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达50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400余万册,学校设有13院(含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1部共14个教学单位,3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拥有 2 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7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 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型龙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3 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72 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全校现有教师846人,教授81人,副教授260人,博士76人有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学校是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17所高校之一,是全省同类高校中率先进入二本招生的两所高校之一,是湖北省同类院校中首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是同类院校最早拥有院士的高校,也是国内同类高校中首个在海外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十佳独立学院”“全国示范性独立学院”“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湖北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单位”“全省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都为同学们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学校办学已24年,始终秉承“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近7万名毕业生。你们众多学长学姐就是从这里起航,奔赴全国各地,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干出了非凡的成绩,为母校赢得了荣光。学校培养出了全国道德模范刘培,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蔡文霞、聂小丹,荆楚好老师谢薇,湖北省优秀资教生杜占红、邓竹君,全省见义勇为英雄、全省优秀共青团员杨高飞,全省优秀共青团员任志强,滴滴出行五大创始人之一的赵意波等一批优秀人才。你们也将有机遇,在汉口学院现场目睹这些优秀学长学姐的风采,亲身聆听他们的励志故事,真切感受他们对母校的深情厚谊。

希望你们通过两年、三年、四年的专业学习,都能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专业基础以及心智、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当然,实现上述这些目标,需要学校、老师、同学们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作为校长、作为你们的老师,借此机会我提几点期望,希望能对你们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是希望你们立大志。“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立大志是人生的起点和基石,更是引领你们破浪前行、攀登人生高峰的不竭动力。也要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探索未知、创造新知。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大学学科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非常之多。这不仅需要你们广泛涉猎、开卷有益,尽可能地拓展知识面,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更需要你们认真阅读经典、见贤思齐,熟悉先贤的思想和观点,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能写也是学生的基本功。特别是对于本科生同学而言,衡量你们学术水平能力是否提高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具备较好的写作或者创作能力。例如,我提出部分课程要以论文的形式结业,所以要认真撰写每一篇课程论文,珍惜参与老师同学们之间的课题研究、课外发表论文的机会。我们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是文科10000字以上,理科8000字以上,外语类6000字以上,艺术类5000字以上,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比例不超过10%,过去的一年我们有178位同学在校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希望你们认真钻研,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出更多的卓越论文!

二是希望同学们勤学苦研,多思考。要想真正学好大学的专业,并非易事。要求同学们课堂内外要勤学多问多思。勤学,既要有严谨的思考推敲的学习态度,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更要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度,每一个知识点形成理论的逻辑性,同时要深入进行研究和实践。只有这样,你们才能适应节奏较快的大学专业学习,真正理解知识的精髓,将来发挥所学专业所长。大学期间,衡量学业质量水平的标准不仅仅是分数和排名,还有知识的创造力,挖掘和运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能力,另一方面,合理规划好用好自己的大学时光,善于“交叉”学习。当今技术推动下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专业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融合并突破已成为常态。学科交叉、相互融合、跨界启发、超学科发展将是你们这一代面对的未来。学校因此开设了辅修学位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可以获取两个专业的学位,比如艺术类的同学可以辅修商科、文学类的学位课程,工科、文管类的同学可以辅修艺术类的学位课程,你们会发现在不同的领域学科专业交融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新能力、新突破。“勤则不匮,敏则有功”。接下来,学校有你们的加入和参与,希望你们以只争朝夕的干劲,“行到水穷处”仍保持“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毅,再创辉煌,呈现出别样的青春年华。

三是希望同学们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做“创新”“创业”青年。在这个“创新”与“创业”并重的时代,我们青年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战争时期依赖军队不同,现今的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而优秀的企业家,正是驱动企业前行的核心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成为未来企业家后备军的重任,因此,立志于创新创业,是我们应有的追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曾提到,企业盈利不仅能让工人涨工资,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这深刻揭示了企业的三大功能:首先,为全球和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其次,促进经济的繁荣;最后,确保更多人获得就业机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我提出了“1126”的人才培养模式,即 10%的学生成为创业人才,10%的毕业生成为高端就业人才,20%的毕业生能够当年考取研究生,60%的人好就业、就好业。2011 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创业教育学院”,已经培养了数千名立志做企业家的青年人才,有滴滴出行五大创始人之一的赵意波、非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原野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大学生科创竞赛就是检验你们所学所获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发挥你们知识创造性的主战场之一。过去的一年,学校在省级以上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中成绩显著,同学们总计获奖774项。同学们,你们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也是创新发展的巨大宝藏。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我们被赋予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成为企业家,不仅意味着个人的成功,更代表着对社会经济的积极贡献。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浪潮中,为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是希望同学们要提高道德修养,做“有德”青年。大学,是一个你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地方。社会选拔人才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既重德也重才。以德为先,“德”为前提、 “德”为先决,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党和国家对你们提出的的殷切期望。大学时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思想道德是你们健康成长的主导,关系到你们将来成为什么人,走什么路,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期望你们努力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同学们,云程发轫,万里可期!人生的新征程已经启航,希望在汉院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你们勤奋刻苦学习的身影,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里,有你们追求真知、如饥似渴的身影,挥汗如雨的运动场上,有你们矫健拼搏的身影。愿你们载道而行,自强不息、在笃学不怠中矢志追求卓越,在躬耕实践中练就成事本领,在协作奋进中勇攀人生高峰,以青春之歌奏响时代最强音!

祝你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谢谢大家!